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讨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会涉及的内容,希望能为您带来新的认识,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你支持解散男足吗
  2. 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仅是江苏苏宁,还有5支球队也已命悬一线
  3. 青海为什么不发展足球啊 没有足协吗

自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雨洗礼,我国足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辉煌的背后,也有不少球队因各种原因解散,成为了中国足球史上的遗憾。本文将回顾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解散球队的历史,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就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建议。

一、解散球队的历史回顾

1. 最初的解散球队:2005年,四川冠城因欠薪、欠税等问题解散,成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历史上的第一支解散球队。

2. 2009年,厦门蓝狮因经营不善、欠薪等问题解散,成为第二支解散球队。

3. 2015年,上海申鑫因经营困难、欠薪等问题解散,成为第三支解散球队。

4. 2016年,中甲球队深圳凤凰因欠薪、欠税等问题解散,成为第四支解散球队。

5. 2018年,中乙球队大连超越因经营困难、欠薪等问题解散,成为第五支解散球队。

二、解散球队背后的原因分析

1. 经营不善:部分球队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混乱,导致球队陷入财务困境。

2. 欠薪、欠税:部分球队在经营过程中,拖欠球员工资、税费,导致球队声誉受损,最终走向解散。

3. 竞争激烈:随着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球队难以在竞争中立足。

4. 政策因素:部分球队因政策调整、投资方退出等原因解散。

三、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1. 加强财务管理:球队管理层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球队财务健康。

2. 提高球员待遇:合理制定球员工资标准,确保球员权益得到保障。

3. 优化经营模式:球队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

4.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足球事业的扶持力度,为球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5. 提升球队管理水平:加强球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解散球队是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遗憾,但也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分析解散球队背后的原因,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球队管理,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你支持解散男足吗

我支持解散男足。

我认为踢足球不能算是一种职业,而是属于一种兴趣爱好。一个人只有打从心底里喜欢上的东西,他才会在意成与败,才会去争取,哪怕是输,那也是不甘心。他会为下一次的比赛更加拼命的练习。我曾经看过一场羽毛球比赛,双方的水平都在伯仲之间。竟然是比赛,那必定会有输赢。当裁判判定胜负的那一秒,一个一米九的高个子躺在地上,捂着脸大哭起来。这已经是他在大学中最后的一场比赛了。这是不甘心。

而国足?在他们屡战屡败后带来给我的感觉是什么?无所谓。这不影响我的高收入!!

金钱,是一种可以让很多东西都变质的物质。从内在到外在!你可以去看看今年世界杯里中国男足被人拍摄到的那一张照片,体态臃肿。弯腰驼背。哪有一点运动员该有的神态?是职业这两字,毁了大半个国足。所以我认为,解散国足,无疑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解散国足,并不代表着中国足球真的没有希望。而是让更多热爱足球的人能够站出来,闯一番他们的天下

初见这问题,第一感觉是多此一问,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国家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纳税人的钱总投在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用这些资金改善民生会有相当的成效。广大球迷及相当一部分非球迷无不义奋填膺,要求解散国足的呼声非常高。难道这部分人士是不爱国么?其实他们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理性分析一下,你不难明白:一个国家,特别是我们这样负责任的大国,乃至在国际 社会 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强国,在 体育 的范畴里是需要一支这样的队伍的,也是一种国体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国际关系及对于民族文化交流是有偌大好处的。是许多别的运动,别的方式代替不了的。这初衷与我国几千年来的礼尚往来及新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的主旨是相契合的。

反观中国足球,确切地说是男足。之所以会有今天“四面楚歌”的局面,也确是一次又一次地伤了广大球迷的心,简直罪无可恕。客观地说,究其原因,除了球员自身不自爱,不自强外,也实为体制原由。中国自诞生“蹴鞠”以来, 历史 上也不乏高手,可为什么没能像国外那样重视起来,实为不得已。中国封建 社会 ,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惨遭西方列强欺凌,百姓生活水深火热,试问还哪里会有时间和精力搞起这些所谓的运动?所以致使中国足球起步较晚,对比西方列强输在了起跑线上。

若要打破这种局面,自然要从根源着手,加大对足球项目的投入,少一些没有必要的高楼大厦,多一些球场绿地。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培养,各学校多组识该项运动,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又能适时选拔有潜质的人。从市队省队乃至国家队,每一个级别都不能忽视三观教育。能者上,庸者下,具有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团队意识的队伍,才能称得上是一支 健康 的队伍。

以上是本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需要国家投入巨资且短期内见不到效果的一种途径。找准根源,摒弃陋习,才能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人傻钱多】——"超级大国"与"第三世界"的差距!

2018俄罗斯世界杯8强赛各队主帅年薪排名:

法国队主教练德尚 350万欧元

巴西队主教练蒂特 350万欧元

俄罗斯主教练 260万欧元

英格兰主帅 200万欧元

乌拉圭主帅 170万欧元

比利时主帅 100万欧元

克罗地亚队主帅 55万欧元

瑞典主帅 45万欧元。

八个国家的主帅年薪总和:1530万欧元。

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年薪:2300万欧元。

中国为了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垃圾球队,投资年薪1.47亿聘洋教练,一天薪水40余万!养了一群猪拱球,而一个中国农民一个月养老金70元,一年840元。里皮一天薪水就是476个农民一年的养老金!里皮一年的薪水就是175000个中国农民一年的养老金!一支足球队比中国农村老人养老、改善全民医疗条件还重要吗?快点解散国足,让我们纳税人负担减轻点吧!

我看有道理,转了!

看了三十年国足了,每一场多少有点份量的比赛都无不在胆战心惊中渡过!从震惊世界的5.19 后,中国足球其实就一直在亚洲二三流之间徘徊,近十几年来已沦为亚洲末流。原先的小快灵、高快结合、两翼齐飞后的下底传中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战术不见了,代之而来的长传冲吊和所谓的狼性战术以最后“三分钟”的失败而土崩瓦解。再后来,纯粹进入一个不伦不类的时代,今年学欧洲,明年学南美,外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中国足球是九斤老太说的,一辈不如一辈,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次年!

国门打开已40年了,中国足球改革的春天又在哪里?从“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豪气干云到现今与泰国、缅甸、越南等同组都视为“死亡之组”,我们还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吗?这次俄罗斯世界杯又兜起了中国球迷心底的冷病,以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句“白斩鸡”的揶揄和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黄西“解散国足”的一句戏言为导火索,一时间点燃了全国球迷沉积了多年的愤懑,“白斩鸡”、“解散国足”成为仅次于世界杯战事的热点话题!从官媒到自媒体,从足球从业人员到普通球迷,各种声音甚嚣尘上,国足成为众矢之的!

甲A时代,每年联赛开打前各队都要拉到海埂基地冬训,储备体能以迎接体测,彼时的12分钟跑难煞了多少英雄豪杰?因而也饱受争议,然而正是这样严格的体测和当时贯穿于整个 体育 界“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 体育 健儿的体质在全亚洲也属上乘,以足球为例,那时战西亚鲜有败绩!有西亚克星的称号!而现在的足球运动员,当习惯性地撩起衣襟擦汗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呢?大肚腩啊!让人情何以堪?足球是一项激烈的对抗运动,运动员出来都大腹便便的,还怎么与人对抗?今年世界杯上克罗地中场魔笛,全场下来要跑动12公里以上,欧美强队的队员一场下来都在11公里以上!试问中超联赛中有几人是全场跑动超过10公里的?有比较才有伤害!而从民意来看,球迷再也不想受伤害了,解散足球已成全国球迷一致的诉求!在与情如此汹涌的情况下,有些球员竟还怒怼批评的声音,除了球品不行,情商也是让人痛心!所以解散足球和足协应是当下平息舆论、安抚民心的首要工作,且刻不容缓!这两天中甲赛场上演的爆头、断腿踢法更是让中国球迷进一步认清了中国足球的不可救药!解散国足已到了最后关头!!!

作为足球爱好者(那是三十年前),现在我是不看中超联赛和中国队的国际比赛的。现在亚洲三流都不是,有什么可看的!想当年(40年前)日本国家队来上海访问,上海队随便踢踢,就踢个3比o。现在中国队敢叫板日本队吗?现在钱挣大了,球踢烂了,解散国足,赞成!

我绝对!!!不支持!!!解散国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国足的存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国足让天下男人找回自信!!!以后哪个女人再说自已老公“没本事、没能力”男人只要一句“再差总比国足强吧”!!!女人噎得当场没话可说!!!

第二,国足是一个绝对完美的反面教材!!!

第三,农村有句话叫“花钱买个猴上树”,全当图个 娱乐 呗!!!

第四,全当花钱买了个出气简!!!你生气了尽管骂国足,不只没人反对!!!还有人帮你骂,大家在这方面找到了共同语言!!!我想可能是大家以前没发现吧!!!

第五,国足成绩非常稳定!!!

大家知道巴西队、德国队曾经的辉煌吧!可是现在己成昨日黄花,让人心痛!!!但我们国足就不会这样!!!

第六,国足在世界杯上,很少失败!(毕竟国足很少进世界杯,怎么会败得多)

第七,国足从来没有在世界杯点球中失手过!(当然是从没点球机会),

第八,我们的国足在世界杯上从没有输给过同一支球队!!!

第九,为什么非得解散国足,再踢不赢罚他们去搬砖多解气!!!

不同意,解散没笑话看了,国足太“幽默”了,不能解散……

一、现阶段支持解散现在这支国足,公开透明化重新甄选国足队员,选择有使命感的主教练!二、国家加大投入完善足球硬件设施,建立各级行政区域内的校园各级别足球联赛,地区晋级队伍参加国家级联赛。建立科学、透明的校园优秀运动员选拔机制与培养体系,从小树立运动员的国家使命感与价值观。三、对各级足协机构进行改革,主要职能是抓足球队伍的梯队建设,中国足协做好各级别国家足球队球员、教练的公开遴选工作。国家监察委对中国足协进行监督与审计,严厉打击遴选球员与教练时的暗箱操作与潜规则,建立完善、透明的监督机制。四、加大对各级联赛中的球场暴力的打击,坚决净化联赛环境,恶劣的球场环境将对小球员的足球观产生巨大影响,要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和谐的球场清风。

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仅是江苏苏宁,还有5支球队也已命悬一线

2020年11月12日,江苏苏宁2-1力克广州恒大问鼎中超冠军。然而,谁能想到仅仅3个多月过后,这支新科冠军球队竟沦落到了要解散的地步,随着各方人士纷纷发出讯号,如今的苏宁队几乎已是在劫难逃。

2月28日是足协要求各队解决工资确认表问题的最后期限,除了江苏苏宁,目前还有5支中超、中甲球队也已处在了命悬一线的境地。

拥有23年 历史 的老牌中超球队天津泰达在今年起了个新队名“天津津门虎”,但这个新名字还没来得及在正式比赛中使用就很可能要成为 历史 了。目前,泰达集团退出足球的态度已是很明确,而在9个亿的债务问题面前,俱乐部无论是想找新东家还是寻求托管都不太容易。残酷地讲,津门虎想要起死回生,难度恐怕比江苏苏宁还要大。

不过,天津津门虎在当地拥有着雄厚的球迷基础,这或许是吸引新东家加入的唯一一丝希望了。

泰州远大队在上赛季以升班马的身份最终取得了中甲第6名,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但可惜当前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得完全依靠投资人才能存活。泰州远大的老板此前已明确表示不想再投资足球,俱乐部甚至连中性名的方案都没有提交,28号之后我国足坛应该就不会再有这支球队存在了。

足协曾规定一个资方不得同时拥有两家职业俱乐部,但让人不解的是,中甲的内蒙古中优与北京北体大却同是属于北体大系统的俱乐部。更让人不解的是,内蒙古中优的球员们曝出已有9个月没拿到钱,而北京北体大队则完全没有这类的消息,这般厚此薄彼也是一绝。

随着大限之日将近,内蒙古中优的管理层在近日拿出了一个“天才”方案,他们以补发1-2个月的工资为条件,希望球员们能在工资确认表上签字并放弃剩余的工资及奖金。鉴于内蒙古中优的这个方案实在过于匪夷所思,恐怕没有多少球员会愿意接受,这家俱乐部的参赛资格应该是很难保住了。

陕西长安竞技队曾拥有着我国非顶级联赛最火爆的球市,加上俱乐部小本经营的理念,原本日子还算过得去。不幸的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我国联赛自上赛季起暂时改为了赛会制,这对长安竞技队的财源造成了严重伤害,该俱乐部也因此在临近交表前曝出了财务问题。

相较于其他几支球队,陕西长安竞技球迷基础雄厚,且负债规模不像津门虎那样不可挽回,总体而言他们应该是这些球队中最有希望的。

淄博蹴鞠队早在上赛季开打前,就已曝出了资金问题,当时多方出面勉强保住了球队,而球员们也是不负所托,最终以中乙亚军的成绩取得了新赛季中甲联赛的门票。

然而,该来的还是得来,在赛季结束后,淄博蹴鞠终究得面对一直以来的资金问题。所幸的是,淄博当地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这家俱乐部,帮助找来了新的投资人。现在的问题是俱乐部原先的窟窿由谁来补,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且留给淄博人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不多了。

顶级联赛的冠军球队在夺冠后面临解散,放眼世界足坛这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诚然,中国足坛如今的惨淡是在为前几年金元足球的疯狂买单,但要说最根本的问题,还得是在国内俱乐部完全只依靠投资人输血的生存模式,若是我们的俱乐部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只怕足协再怎么出政策都是无济于事的。

青海为什么不发展足球啊 没有足协吗

那里的气候条件非常差,

在中国足球的发展中,青海足球运动的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然而默默无闻并不等于与足球就毫无瓜葛,也并不代表足球运动在这里就无法生根发芽。青海省地处中国的西部,拥有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500多万中华儿女,省会西宁市素有“夏都”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体育运动进入人民的事业,足球运动也已开展崭露头角。建国后青海足球运动跌宕起伏,经历了兴起,辉煌,失落和希望,回味八十年代青海足球队在中国足球史有着“西北黑马”的称号,但是随着“金牌战略”以及市场经济计划的实施,青海足球运动开始渐渐走下坡路直至解散,直到2009年青海足球运动才又重新迎来了希望,十五年后青海足球队重振旗鼓参加全运会足球赛,宣布了青海竞技足球运动的复苏;随着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储备的急速下滑,足球运动“体教结合”的政策提上日程,中国足协拟投资4000万开展全国校园足球联赛,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随着青海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足球热情重新被点燃,足球业余联赛也随即应运而生。青海的竞技足球、学校足球运动、群众足球运动都在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青海足球运动的在社会的影响力也会逐渐享有名气的。

下面有篇网上的文章: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在过去的18年中,这片“净土”是个被中国遗忘的地方。当青海足球以中乙新军的身份出现在中国职业联赛时,即使是最资深的球迷也会对他们感到陌生。

新赛季,青海足球队带着2366米的足球梦想,从中国体育的“神秘高地”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出发。

一再推迟的主场

早晨6点钟,当其他地方的职业球员还在睡梦中时,青海足球队的队员们已经起床了,6点10分,这是队里规定的早操时间。

“我们是一天三练,早晨、上下午各一练。”主教练梁锦宁介绍说。年近半百的梁锦宁曾是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足球队的球员,见证了青海足球的辉煌时期,有“西北黑马”之称的青海省足球队曾晋升甲级联赛,创造了许多佳话。

5月8日,青海队本来应该在主场迎战本赛季乙级联赛的首个对手,但这场比赛因故延期。6月11日青海队才会迎来首个主场。

外来球员练出了“高原红”

两年前,队伍刚成立时,这支球队平均年龄还只有14、5岁,队员来自全国各地,青海本土只有两名队员。

很多队员的家长自己都没有去过青海,对当地的训练条件不了解,更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当时,不少家长都跟着孩子来到基地,他们原来还打算留下来照顾孩子。”梁锦宁告诉记者。

由于是国家级的体育训练基地,多巴基地里面所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田径国家队的队员住在里面的五星级宾馆。当家长们看到多巴基地后,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了他。

“刚开始训练队员有高原反应,练一会就感到累,现在好多了。”主教练梁锦宁开玩笑说,不知是训练太过投入,还是真正适应了高原,不少队员的脸上已经有了两团“高原红”。

沿袭冠军的足迹

梁锦宁告诉记者,两年前,当他把这批球员第一次带到多巴基地时,曾经带着骄傲地口气问道:“你们知道这里出过多少世界冠军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青海多巴这个地名便成了中国田径的“圣地”。从这里训练出的世界冠军名字都如雷震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冠军陈跃玲、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长跑冠军王军霞、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王丽萍,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米长跑冠军邢慧娜。中国总共获得过的5枚奥运会田径金牌,多巴基地就包办了4块。

海拔2366米,将青海足球队基地放在多巴基地,领导希望将高原训练的优势延伸到足球项目。“长期在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明显加强,但也是把双刃剑。”梁锦宁说,“下了高原需要一个调整周期,运动员才能达到体能最好的状态。以前马俊仁在这里通常是上高原21天,下去之后调整7天,我们的球员也差不多,一周一赛时还比较适应,如果以后面临一周双赛,那可能会有相反作用。”

2010年8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亲自将“中国足球协会多巴高原足球训练基地”挂在了多巴基地,这标志着多巴基地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足球训练基地。

月薪2000元的“大锅饭”足球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队可能是乙级联赛参赛队中极少数没有赞助商和冠名商的球队,但他们也正是依靠重归专业体制,重建足球梦想。

本次话题到这里告一段落,希望对的分析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欢迎一起探讨的不同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要闻 > 通知公告
我国职业足球联赛有多少支解散球队
作者: 时间:2025-05-10 02:27:06 来源: 字号:【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149号院 邮编:450008
豫ICP备:16012677号 郑公备:41010502003412